今年欧美国家接连大幅削减对非洲援助,生于斯、长于斯的盖茨基金会非洲区主任巴辛加(Paulin Basinga)坦言“今年是非常有挑战的一年”。
不过长期从事科研和基层工作的经历,让巴辛加养成了在逆境中保持乐观,并积极寻找解决方案的态度,他尤其看好中国在非洲所起到的作用。他告诉第一财经记者,包括医药产品在内的很多中国商品“物美价廉”,在当下全球经济环境不佳和官方发展援助(ODA)削减的背景下,拥有宝贵的优势,在非洲市场拥有巨大潜力。
中国经验
巴辛加出生于卢旺达,在卢旺达内战结束后,进入卢旺达最高综合性学府——卢旺达国立大学攻读医学学位,在2000年毕业后,他从农村卫生中心负责人做起,后担任卢旺达国立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主管科研的副院长,在2012年以高级项目官身份加入盖茨基金会,长期在非洲耕耘。
巴辛加对中国可谓熟门熟路,他告诉记者这几年已去过中国两三次了。提起在非洲合作过的中国伙伴,他更是如数家珍。其中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在他家乡卢旺达建设的天康医疗卢旺达工厂(TKMD Rwanda),这座工厂大幅提升了非洲本地生产和供应自毁式疫苗注射器的能力,是“中非合作的非常优秀的合作案例”。
长久以来,在大多数非洲国家,注射疫苗用的注射器,大多需要从洲外千里迢迢运来,而上述工厂的出现改变了长久以来的现状。天康医疗卢旺达工厂总经理柏锦堃此前告诉记者,工厂年产能在3亿支左右,当前每天可生产20万至50万支,可以满足联合国儿基会在非洲的日常需求。
巴辛加告诉记者,项目于2023年正式启动,发展速度非常快,在工厂启用之际他亲自赶回卢旺达去一看究竟,感到“非常震撼”。在2024年工厂生产的自毁式疫苗注射器获得了世界卫生组织(WHO)的预认证。这不仅是卢旺达第一支获得WHO预认证的注射器产品,放眼整个非洲也屈指可数。
巴辛加进一步向第一财经记者分析道,他认为中国在降低制造成本、应用成本以及推动创新方面的经验都值得非洲国家深入学习和合作。中国制造商拥有先进的技术实力和规模化生产能力,而非洲制造商更熟悉本地市场和环境,两者优势互补,将成为推动非洲发展的强大力量。
对于希望探索非洲发展机遇的中国企业,巴辛加建议道,希望他们能亲自到非洲实地考察,这样才能真切地了解非洲的发展现状和实际需求。
他进一步解释道,非洲并不是外界想象的铁板一块,54个国家国情各异,语言和文化多样,发展水平参差不齐,需求自然也千差万别。中国企业只有扎根当地,倾听民众、社区和领导人的真实声音,才能开发出真正符合需求的合作项目。“如此的伙伴关系,才能发挥最大的功效和影响力。”巴辛加表示。
非洲与全球健康
今年1月,特朗普二度就任美国总统后,就宣布退出世界卫生组织(WHO),此后又关闭美国国际开发合作署,大幅削减对全球健康的双边和多边支持。
巴辛加告诉记者,今年是非常具有挑战的一年,因为美国政府削减了援助资金,不仅仅如此,很多欧洲捐助国也在减少对外援助,把资金投入到自身安全和应对难民等问题上。
巴辛加表示,作为应对,盖茨基金会帮助非洲各政府提升分析研判能力,评估国际援助削减对本国健康体系的影响,进而制定具有可持续发展战略,推动医疗健康服务体系转型升级,最终实现自主应对挑战的目标。目前,已为包括肯尼亚、卢旺达、尼日利亚等11个国家提供了专项技术支持。
国际援助骤减除了对国别健康体系造成冲击外,对现有的全球多边健康体系也造成了影响。防治艾滋病、结核病和疟疾全球基金(Global Fund,下称“全球基金”)是全球重要的健康多边机构,成立25年以来为非洲数亿人提供治疗和预防服务。不过,随着国际援助的减少,全球基金项目的可持续性也面临挑战,巴辛加为此呼吁国际社会继续支持全球基金。
巴辛加告诉记者,他2000年毕业后首份工作就是在卢旺达的一家农村卫生中心担任负责人,该农村卫生中心获得了全球基金成立后的首批资助,提升了艾滋病检测和母婴传播的预防能力。
巴辛加说,未来非洲将会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洲。要真正将这一人口优势转化为发展红利,必须在健康和教育领域加大投入,解决营养不良,减少发育迟缓,确保儿童能够茁壮成长并获得充分的认知发展,如此以往非洲的年轻人将有望成为全球劳动力市场的主力军。
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,请点击这里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,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。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,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,包括转载、摘编、复制或建立镜像。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。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:banquan@yicai.com 文章作者钱小岩
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实盘配资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